如何做好中小學校發展規劃
http://www.fs-bby.com2025年04月11日 09:45教育裝備網
■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不是為了追求一個漂亮的文本或是一個體系嚴密的研究成果,而是追求一個更加有效、適切、發揮實效的行動綱領,由此激發師生的凝聚力、行動力
■學校發展規劃屬于戰略規劃,一定要關注大事,為做大事留出充分的時間并做好時間管理。要把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優先事項,把教師隊伍素質提升作為重要的內容板塊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啟動實施之年,明年又將開啟“十五五”嶄新征程,在這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精心謀劃并做好中小學校發展規劃具有重要意義。學校發展規劃是對學校發展的一種戰略性思考,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改進學校管理、提高辦學質量、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方法。它是依據教育發展的戰略要求,結合學校辦學實際情況,對未來3—5年學校的發展模式、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以及達成目標所采用的途徑策略等方面進行的系統化設計,是學校未來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愿景藍圖。如何做好學校的發展規劃,是每個學校管理者都需要直面且深入思考的關鍵命題。
1
學校制定發展規劃的誤區有哪些
幾乎每所中小學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但質量參差不齊,總體來看,當前學校在制定發展規劃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動態調整。有的校長未能充分認識學校發展規劃的重要價值,僅僅把它當作應付檢查的“臨時工具”或“形式要件”,更遑論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思考和研究。有的校長認為規劃一旦制定就不可更改,忽視了教育政策的調整、社會需求的改變以及學校內部的變化。當學校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時,如果不能及時對規劃進行調整,將導致規劃與實際情況脫節,失去了應有的指導意義。
二是目標定位不準,內容較為空泛。部分學校規劃目標設定過高或過低,有的盲目追求目標的“高大上”,忽視了自身基礎和條件,導致規劃難以實現;有的目標缺乏前瞻性和挑戰性,未能緊跟時代脈搏,難以激發學校的發展動力。同時,有的學校在規劃目標任務表述上過于宏觀和籠統,缺乏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時間安排;有的“依葫蘆畫瓢”,要么直接改造學校之前的發展規劃,要么簡單模仿其他學校現成的發展規劃,既不能解決自身問題,也沒有學校特色。
三是調研分析不足,缺乏全員參與。一些學校未能利用信息技術等多種手段采集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等方面的數據和信息,無法精準診斷識別學校當前存在的真實問題,僅憑經驗和感覺作出決策。有的甚至是校長或領導班子“閉門造車”的結果,沒有充分征求教師、學生、家長及利益相關者的意見或建議,未能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同和支持,導致規劃難以執行。
2 革新規劃思維,推動學校長遠發展
學校發展規劃指向未來、引領發展,校長在組織制定規劃時應當厘清辦學思路,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
轉變認識,提高站位。一方面,校長要充分認識到學校發展規劃的重要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中將“規劃學校發展”作為校長六項專業職責中的首要職責,足以體現它的重要地位。學校發展規劃不僅是校長辦學思想、辦學理念的體現,也是形成共同愿景、引領學校發展的行動指南。它既是學校教育利益相關者對學校的要求,也是學校對社會的一種承諾,在引領、推動學校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約束學校辦學行為不偏離方向。另一方面,在重視的基礎上,還要站在戰略高度上進行謀劃,立足于教育強國建設的背景,認清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從而將宏觀的教育目標細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教育政策在學校層面得到有效貫徹執行。
突破誤區,創新發展。校長需要有“走一步看兩步”的思維,在設計學校發展規劃時,既要想到未來能否實施、如何實施、誰來實施,也要著眼學校的“最近發展區”,推動學校的高層次發展。學校發展規劃需要量體裁衣,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不是為了追求一個漂亮的文本或是一個體系嚴密的研究成果,而是追求一個更加有效、適切、發揮實效的行動綱領,由此激發師生的凝聚力、行動力,促進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學校發展規劃雖要保持相對穩定,但并非一成不變,而應根據教育政策的調整、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學校自身的變革,適時、適當地調整完善、與時俱進。
健全制度,強化保障。學校要成立規劃起草領導小組,整合學校優質資源。規劃設計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是由以校長為核心的學校建設共同體群策群力、共同推進的工作,要有“眾籌思維”,以多維治理主體的共建,實現學校發展的共進。明確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職責,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配套的規章制度,為規劃制定及后續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3 縝密設計學校發展規劃的框架與內容
學校發展規劃既包含對學校“過去、現在、未來”的整體認知,也體現在對“成人、成事、成長”的系統構建,因此在制定規劃時要明晰思路,確切定位,精準設計。
科學分析,審時度勢。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每所學校都要有自己的“時間坐標”。一要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歷史說明了學校從哪里來,現實決定了學校要做什么,未來則預設了學校走向何方。例如,當學校先輩們留下了“實驗性和研究型”的學校文化,后來人需要不斷賦予這種文化以時代特征,尋求符合現實發展需求的獨特教育表現形式。二要分析情境,摸清家底。即明晰學校發展所處的外在環境與內在情境。對外可借助PEST分析法,分析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技術發展、地域文化、社區環境等方面對教育的影響;對內利用SWOT方法從文化理念、辦學條件、教師素質與結構、學生生源與學情等方面分析其優勢、劣勢、機遇、挑戰。三要深入調研,找準問題。問題是學校發展規劃的基點。可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方法,為學校做一個全方位“體檢”,把脈學校現存的各類問題,弄清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對問題的分析切忌籠統,可以把“大問題”拆解成若干“小問題”。例如可以把課程建設問題分解成課程組織與運行不夠順暢、課程發展理念與特色不夠鮮明等具體問題。
分解目標,描繪愿景。學校發展目標是師生共同愿景的體現。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提出:如果沒有一個拉力把人們拉向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維持現狀的力量將牢不可破。因此,目標的確立要具有前瞻性、適切性和可操作性。規劃中既要包含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也要包含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長期目標是整個規劃周期內所要達到的目標,短期目標是圍繞長期目標設定的階段性目標。總體目標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方向,具體目標是對總體目標的分解,既可以做橫向分解,如分解為課程建設目標、德育建設目標、課堂教學建設目標、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學校文化建設目標等,也可以做縱向分解,包括時間節點、階段目標、責任主體、措施方法等。
合理建構,突出重點。一要搭建整體框架。學校發展規劃的整體框架主要包含指導思想、發展基礎、形勢分析、發展目標、基本思路、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等。二要厘清內部關系。在目標的引領下,學校發展規劃內容包含黨建工作、德育、課程教學、文化建設、學生發展、師資隊伍、學校管理、教研科研、社會服務等諸多方面,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設計思路,需要細致厘清,以避免各維度內容上的交叉重復。三要突出重點任務。學校的事情無非四類:又大又急的事、大而不急的事、不大但急的事、不大不急的事。學校發展規劃屬于戰略規劃,一定要關注大事,為做大事留出充分的時間并做好時間管理。學校發展中有哪些大事呢?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學生發展就是大事。規劃一定要把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優先事項,也要把教師隊伍素質提升作為重要的內容板塊,作為學生發展、學校發展的基礎性戰略舉措。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學校發展規劃的引領下,在教育強國建設的道路上,愿學校能夠始終朝著高質量、特色化、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作者系吉林省教育學院教育管理干部培訓中心主任、教授,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重點課題“吉林省中小學名優校長核心素養模型構建與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課題批準號:ZD23012]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