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館校協同”打造美育新樣態 在云端架起藝術課堂
http://www.fs-bby.com2025年04月10日 09:18教育裝備網
管風琴的低音聲部在深圳音樂廳內緩緩鋪開,空氣中仿佛被注入莊嚴的氛圍。深圳市云端學校和深圳市福田區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集團)黃埔學校的200名學生走入音樂廳,跟隨青年管風琴演奏家常曉婷的演奏,徜徉在這段美妙的音樂旅途中。
這是深圳市以“館校協同”為支點,打造美育新樣態的生動片段。近年來,深圳市依托深圳音樂廳等專業藝術場館,通過“館校協同”推動美育向縱深拓展,打造多元化的浸潤式美育新模式。深圳市鼓勵學校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音樂廳,在開放多元的環境中探索藝術之美。
現場聆聽管風琴演奏,觀摩深圳交響樂團排練,沉浸式體驗中國古老彈撥樂器古琴的魅力……在“每周半天計劃”實踐活動中,學生們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音樂藝術之旅。
“平時一票難求的演出,如今就這樣近距離呈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是傳統音樂課難以復制的。”深圳市音樂教研員胡櫻平發出感慨,這種全方位的感官體驗,能真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與理解。
這樣豐富的課堂,得益于深圳市以技術為橋、以文化為媒,將5G+教育城域網接入深圳音樂廳。依托“直播+雙向互動”的創新模式,深圳市打破空間壁壘,實現優質校外教育資源的廣聯互通。
“錚——”一聲渾厚的泛音從古琴蕩漾開來,簫聲也從斜后方幽幽切入……現場學生正圍坐在舞臺前,屏息凝神地聆聽深圳市古琴藝術(虞山琴派)代表性傳承人羊瓊與國家一級演奏員魏榮帶來的琴簫合奏《酒狂》。與此同時,來自坪山區坪山中學、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實驗學校等15所學校30多個班級的1400余名學生,通過云端同步感受穿越千年的音樂魅力,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音樂課堂。”深圳市云端學校教師趙英屏介紹,課程全程貫穿“體驗式學習”。學生們不僅可上臺嘗試古琴指法,還能通過云端與博物館研學團隊、異地班級實時互動,在“做中學、學中悟”的過程中深化藝術感知力與文化認同。
據悉,深圳市積極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穩步推進“每周半天計劃”試點工作。深圳市努力構建“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藝術教育新生態,和“萬物為教材、世界作課堂”的全域育人新格局。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