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治理“坑老課堂”
http://www.fs-bby.com2025年04月02日 09:28教育裝備網
據媒體報道,一些老年人本想著報個老年大學,結果卻感覺掉入了推銷現場。體驗課還沒上完,銷售人員就一直信息轟炸催促報正式課,價格還不便宜。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讓越來越多“有錢有閑”的老人已經不滿足于帶帶娃、跳跳廣場舞了,他們在繼續學習、擴展社交上展現出更多需求。而集學習與社交功能于一體的各類老年大學,則成為滿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載體。
隨著老年大學走熱而來的,也有一些無良商家,他們往往打著免費體驗、低價收費、公益推廣等幌子,先把老年學員聚攏起來,然后再采取各種推銷話術甚至坑蒙拐騙的手段,向老人們推銷高價課程、昂貴產品以及各類保健品,不僅讓老年人掉入消費陷阱,質量堪憂的保健品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這背后與正規老年大學資源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有關。很多地方公辦的老年大學由于價格便宜甚至全免費,往往會出現名額“秒沒”的現象。老年教育資源供不應求,自然也就會有社會辦學力量來彌補空缺,這就給一些非法機構提供了可乘之機。
要治理市場上“坑老課堂”頻發的現象,當務之急是要加大優質老年教育資源的供給力度,實現老年教育市場的“良幣驅逐劣幣”。加大公辦老年大學開設力度,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如有資質的各類文化企業等。同時在辦學方式上也可加強與社區基層組織的合作,與社區合作辦學的模式,既能降低經營主體的辦學成本實現“讓利于老”,方便老年群體就近入學,社區更可以強化實時監管,確保辦學宗旨不跑偏、教學內容不越軌、學員權益有保障。
在強化監管上,教育、民政等職能部門也應有更多作為。如嚴把入口關,在辦學資質審核、從業人員監督、課程內容備案、日常檢查抽查等方面建立系統監督流程,避免老年教育市場魚龍混雜。暢通老年學員的維權綠色渠道也至關重要,不能讓老人們因為“維權太麻煩”而選擇即使被騙也只好忍氣吞聲。
作為有積極意愿參與學習、社交的老年群體,要不斷提升防騙意識,選擇有正規辦學資質的老年大學,在購買高價課程、相關產品時要擦亮眼睛,避免沖動消費。子女則要多關心關注父母的動態,鼓勵老人走出家門參與更多教育、社交活動之余,不妨通過防騙知識普及、親自體驗“探店”等方式為父母“掃雷”。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