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治精神浸潤青春血脈
http://www.fs-bby.com2025年03月31日 10:45教育裝備網
據媒體報道,為進一步強化法律實踐教育,有效增強在校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江西省共青城市人民法院近日邀請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師生,旁聽了一起涉賭案件庭審,學生們全程觀摩了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上了一堂鮮活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大學生的法治素養不僅關乎個人成長,更關系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然而,一些大學生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時,往往表現出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近年來,大學生因法律意識淡薄而卷入“幫信”犯罪、深陷網貸糾紛、遭遇勞動權益侵害等案件的現象頻發,折射出高校法治教育的短板。如何通過多元化教育手段增強大學生權益保護意識,構建系統化的法治育人體系,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課題。
高校應以課程思政為引領,構建德法兼修育人格局,將法治教育深度融入“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必修課+選修課+實踐課”三維課程體系。例如,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增設“民法典與大學生活”“網絡空間法治”等專題模塊,結合“幫信罪”“校園貸”等典型案例開發情境化教案;針對不同專業開設“知識產權法”“數據安全法”等特色選修課。例如,清華大學法學院推出的“數字法治創新工坊”,通過區塊鏈技術模擬著作權登記流程;建立“法治教育+思政教育”雙導師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條文解讀,在憲法晨讀、模擬人大等活動中培育規則意識。
高校可以實踐創新為突破,激活法治教育內生動力打造“虛實結合、校社聯動”的實踐平臺。例如,建設VR法治實訓中心,利用元宇宙技術構建虛擬法庭、模擬法律事務所,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案件辦理全流程,增強法律應用能力。高校還應以協同治理為支撐,營造全域法治育人生態,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共同體。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建立家庭法治教育云平臺,通過“法治家長學!蓖扑图彝ソ逃龠M法解讀短視頻,“家校共育”APP累計開展線上普法講座200余場。針對數字時代新型法律風險,高?蓢L試構建“預防—監測—處置”一體化網絡法治體系:開發大學生網絡行為監測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預警網絡沉迷、校園貸等風險。例如,浙江大學“網絡安全大腦”已實現24小時動態監測。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高校作為法治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唯有讓法治精神浸潤青春血脈,方能為全面依法治國注入不竭動力。
。ㄗ髡呦岛D蠋煼洞髮W法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