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相關信源處獲悉,作為教育信息化產業的領導者和智慧教育產業的重要推進者的幾家代表企業,四川長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高管們走動頻繁,似乎在密謀一件大事兒!
記者分別向三家公司求證,卻沒有得到任何確認的信息。參考整個行業新一年的發展,結合各個企業的情況,這里只能猜測一下,他們會給2017年的行業帶來什么Major
Events呢?
猜測一:聯合推出新產品方案?
按行業常規,結束了2016年,各企業均在規劃著2017年的業務計劃、新產品/新解決方案、或者新的渠道招商等等。各企業的業務計劃因為每個企業的情況、技術資源、渠道能力等方面原因,會有各種不同,比較難坐到一起。
而產品方面則有這一可能。根據我們對這三家公司的跟蹤了解,長虹教育的優勢在于先進的智慧教育終端設備的制造與配套系統解決方案的整合能力,完成了多個重大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獲得了行業前三甲的市場地位;中慶現代在錄播系統、多媒體教室、智慧教育和STEM教育,綜合教學、教研、管理平臺建設等擁有技術和市場的絕對領先優勢;久良教育的長處則是智慧教育環境產品、教育信息化系統、多媒體教室和數字教學設備研發和生產,在智慧環境、智慧教育、數字教學設備方面擁有技術和市場的絕對領先優勢。
按照強強聯合的邏輯,三方如果把各自的優勢技術和資源拿出來,共同來推出一套領先行業的全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的。
如果真有,那真的就是改變行業玩法的創新之舉!
猜測二:共同擬制行業標準?
目前,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教育信息化技術帶動了整個產業在快速發展,市場的蛋糕也更加龐大。這也吸引了更多的外來者和散兵游勇進入行業來淘金。由于是投機心態,這些參與者不顧品牌形象、不顧技術創新、也不管產品品質,雖然短期內完成了一部分項目,表面上看做大了,但是對行業的健康發展卻非常不利,而且魚龍混雜,反而影響到了認真做事的企業的發展。
作為行業里的領導者,想必應該也是負有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責任的,在一起共同探討相關標準的擬制,以便讓行業發展更有“標尺”規范。
從最近的一個新聞,或許可以看出這一點。2016年12月11日,四川長虹、北京中慶、浙江久良都當選新一屆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三家企業都表示為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是長虹的任務和責任,開展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活動,積極地為全國教育裝備發展和教育改革做好服務工作。
猜測三:合資入股做大做強?
必須承認,這樣猜測頗為大膽。但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如上所述,三家公司都有著自己的優勢,但同時每家心里都明白自己的不足。以往,說不定三家會在同一個招標現場遇到PK的時候。但最后發現,也許某一家勝出了,或者讓另外的企業中標,自己的努力并沒有獲得定單。另外,現代商戰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競爭還可以有合作。如果把各自最強的資源拿出來組成一個體系,那不就是更強更有優勢了嗎?
而且如果步子大一點,思路放開,互相合資入股,激發的是更靈活的機制、更快的反應速度、更領先的產品方案,從而共同攀登上這個行業的金字塔也就不遠了。
猜測四:故作神秘實為常規交流?
當然了,也許企業都喜歡放煙霧彈而已。畢竟是年關,學校臨近放假,采購招標工作較少,企業也更多忙于總結和規劃,但又不想在行業里沒有“聲音”,被人遺忘,有意通過釋放一些信息來“炒作”下,混個臉熟。
以上都是猜測,具體會是什么事件,也只有等參與者來現身說法了。我們將隨時保持跟進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