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自面市以來,獲得廣大地理教師的高度關注。應用到真實的課堂中,VR教學系統在提升地理教學效果方面到底能發揮哪些作用?會不會形式大于內容呢?師生們應該如何操作?這兩天,在北京市的兩堂地理公開課上,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牛刀小試:虛擬現實任我行
9月19號,一堂別開生面的虛擬現實地理課在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云崗中學精彩開講。借助中教啟星全新研發的地理VR教學系統,張曉旋老師帶領初一的同學們暢游虛擬世界,指導同學們辨別方向、規劃從火車站到“啟星中學”的路線,讓初次接觸地理學科的同學們在自主探索中體會到了地理學習的樂趣。
辨別地理方向既是地理學習的基礎,也是必備的生活技能。在平面地圖上,我們能通過經緯網、指向標等圖示以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辨認方向,但回到現實生活中,不具備相關地理知識或生活常識的人就很容易“找不著北”了。帶著孩子們去街頭現場教學顯然是費時且不安全的,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讓師生們足不出戶,就能在虛擬和現實中來去自如。
課上,張老師讓同學們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3名成員共用一臺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分工合作,觀察任務單和地圖確認主要的行走方向,并探究通過哪種地物辨別方向最為方便快捷。
同學們都是第一次接觸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但戴上追蹤眼鏡、拿起定位筆就能立刻上手操作。小組成員一人負責探索定位,一人負責觀察追蹤,一人負責記錄方向和路線,在逼真的虛擬現實場景中反復摸索,很快就完成了張老師布置的任務。經過驗證,同學們規劃的從火車站到“啟星中學”的各種不同線路都完全正確。
這堂課是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的課堂首秀,課上用到的資源也是中教啟星研發的眾多地理教學資源之一。將平面、抽象的地圖變成立體、沉浸、逼真的虛擬現實場景,既保障了安全性,又讓學生深切感知到地理事物和現象,幫助學生積累地理常識,增強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和理解。
大放異彩:海陸變遷就在眼前
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在《在虛擬現實中辨別地理方向》公開課中的牛刀小試大獲成功,在9月20號的公開課《海洋和陸地的變遷》上以其震撼的呈現效果再一次俘獲了眾多地理老師和教研員的心。
9月20號上午,作為西城區“VR技術助力初中地理智慧課堂課例研修”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北京八中西便門東里校區粟敏老師講授的 《海洋和陸地的變遷》 讓在場的老師們大為贊嘆。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將億萬年間的板塊漂移、海陸變遷全景再現,讓孩子們化身小小科學家,通過化石、地形等線索去驗證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
粟老師介紹,“海陸變遷”在教材上的容量非常大,如果按照常規的方法來講授,一節課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利用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設計了VR自主探究活動,把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學生,通過設計問題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探究活動。實踐證明,今天同學們完成任務的過程基本上還算順利,習得的知識也達到了預想的效果。連一位平時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同學都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
一下課,在教室后面觀摩聽課的西城區地理老師們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親自體驗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一位資深地理老師不禁贊嘆:“我們真是落伍了,現在的年輕老師太幸福了,能用這么先進的技術來教學,比我們之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高效多了!”
現場調研顯示,有90%老師以上的老師都是首次接觸VR技術,認為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切實提升了地理教學效果的老師達到100%。老師們在深度體驗了中教啟星地理VR教學系統之后紛紛表示,該系統簡單易學,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放到教室的正中間,將地理學科知識和VR技術深度融合,能夠讓學生全員參與、自主探究,充分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學生過自己的體驗學到的知識要比老師教的深刻得多,教學效果非常好,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