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由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政府和內蒙古師范大學共同創辦,于2016年9月正式建立,是市政府在西南部著力打造的一所優質公立學校。學校占地面積245畝,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投資6.3億元,共建設包括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游泳館、藝術樓、創客空間等17棟單體建筑,建筑典雅、環境優美、設施一流。
辦學理念
立德樹人,以人為本,“為學生現實需求服務,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面向未來,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個性的發展,關注綜合能力的提升。關心、關愛每一位學子,將教育的陽光、夢想的種子,播撒進每一位學生的心中。
硬件設施
內蒙古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擁有全國一流、呼市首家“創客空間”,由北京中教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其中包括開源硬件室、創意設計室、通用技術室和數碼加工室。一流的設施設備為開展相關教學提供了條件,該校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視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始終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貫徹落實科普教育會議的精神,廣泛深入地開展學校的科技工作。
創客空間
開源硬件室
創意設計室
數碼加工室
通用技術室
師資建設
中教啟星積極為內蒙古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培養創客活動指導教師,協助開展創客活動指導系列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來自不同的學科(物理、美術、信息技術等),充分發揮學科互補優勢,使他們成為學校開展創客教育的主力。此外,教師們還外出參加相關培訓和活動。


課程設置與開展情況
創客課程是開展創客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式及評價等的總和。創客課程不是一門課程,而是由低階到高階的一系列課程組合。中教啟星整合學校本地資源,并參照已有做法,將創客課程設置為:初級(入門級)課程側重電子、機械、材料、計算機等基礎學科知識的學習與操作技能訓練;中級課程側重三維設計、制造、電子切割、編程等較復雜的技能訓練;高級課程則進行綜合性的創新實戰,圍繞某個現實項目和問題,讓學生以團隊形式協同創造新方案和新產品。此外,還計劃結合學科內容設置創客課題,將創客教育的理念融入學科教學中。
內蒙古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創客課程是以兩種方式開展的: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課堂教學以多項內容接觸性學習為主,社團活動以某項內容深入研究為主。課堂教學隔周一次課程,社團活動每天活動課開展。
指導思想
以課程促普及
以活動促深入
以競賽促精通
課程體系
課程介紹
創意搭建課程
器材:科樂思(K*nex)
用它搭建的模型可以從外部看到內部的結構,并且包含齒輪傳動、機械傳動、力的作用、空間結構等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和理解這些知識。
課堂
3D打印筆課程
工具:3D打印筆
3D打印筆是可以在空中書寫的筆,基于3D打印技術。它可以幫助學生把空間想象力從紙上解放出來,不斷加強學生空間想象力的提高,賦予學生無盡的創造力。
課堂
創意電子課程
器材:little bits、Arduino、mCookie等
對于初學者來說,極易掌握,同時有著足夠的靈活性。學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合作嘗試探究去完成任務,從中體驗到科學創新的樂趣。
三維創意設計課程
軟件:3Done
學習3D創意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三維設計的基本思路,理解三維設計的應用,用三維建模軟件設計一些與學習、生活相關的物品,學會利用技術解決真實問題。
課堂
機器人課程
器材:能力風暴套裝
開展機器人項目,是為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在搭建編程調試的過程中,學會分析方案的優劣,享受著經歷磨難而取得成功的快樂。
通用技術
我校邀請創客專家滕保華老師為我校師生開展“自制連環弩”木工示范課。
專家課堂
課堂剪影
成果展示
中學階段開設創客課程不僅有利于中學與大學尤其是一些高校課程的銜接,同時,從學生的現實需求出發,中學階段學習創客相關課程為自主招生進入高校也鋪設了一條路徑,為學生專業的選擇和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